公司新闻

Company News

2006年10月18日,航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第二届中国航空货运会议顺利召开

时间:2006-10-21

 

为期两天的2006中国航空货运会议,于10月20日在凯宾斯基饭店正式落下帷幕。虽然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对中国航空货运界乃至整个国际航空货运而言,一些重大、敏感和微妙的变化就在本次会议中显露出来。

国内航空枢纽:货运竞争日趋激烈

依据我国的WTO承诺,2006年物流业全面开放。在这种紧迫的形势下,京津沪穗等航空枢纽在快马加鞭,扩建或营造物流平台以适应不断扩张的航空货运需求。随着中国货运市场的不断增长,竞争日趋激烈。

会上,张海东处长(民航总局规划财务司基础建设处)指出,“从机场来看,东北亚地区机场之间的竞争情况是,北京、上海、浦东、香港还有东京的成田,都已经进入了世界三十大货运机场的行列;从国内来看,由南到北、从西向东,形成了北京、广州、深圳、上海虹桥和浦东等五大货运航空枢纽。其中,浦东机场的货运增长速度要快些,已排在世界第八位。”

在这样的格局下,各航空枢纽之间既有合作,竞争也日益显现出来。浦东、深圳等各机场纷纷以各种优惠来吸引国际知名的航空公司建设货运基地。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也在紧锣密鼓,加快大通关建设的步伐。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内地航空货运枢纽也面临着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张海东指出,“目前货运的增长率很高,货运枢纽的建设及物流将会集中在少数枢纽机场。日本、韩国、港澳和台湾货运增长较快,内地机场纷纷卷入了在整个东北亚货运枢纽的竞争之中,区域竞争的压力不断加大。”

面对来自境内、外的竞争,张海东认为,一方面,要进行资源整合,即“从航空货运到物流的整合。单纯的航空货运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整合航空货运与物流企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一点上看,未来航空货运公司与物流公司的战略合作将不断的增加。”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国际协作,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首都机场航空货运大通关基地建设正在进行中,物流保税中心(B型)也将于明年正式启用。届时,东北亚航空枢纽的已有格局将被打破,首都机场的货运枢纽地位会有极大的提升。

首都机场:未来国际一流货运枢纽

首都机场是全国最重要的门户机场。现有20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通往四十五个国家/地区、76个城市。2005年,首都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78.2万吨,同比增长18.2%。2006年1~9月,首都机场货邮吞吐量已达到69.6万吨,同比增长22.3%,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国际货量为25.5万吨,同比增长高达41.3%。2006年全年,首都机场货邮吞吐量将可能超过93万吨。

为了迎接08年奥运会,以及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首都机场正进行积极扩建。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预计,“扩建完成、大通关基地一期正式运营后,货运处理能力将从目前的78万吨,增长到250万吨,远期将最终达到470万吨。从处理能力上看,这一数字在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中位居前茅。

在首都机场硬件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软件服务方面也再全面升级。航港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CEO在这方面进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未来大通关建成的同时,软件平台的建设也必须与硬件设施同步进行。通过软件平台,“让整个华北地区的货运,或者说和货运有关的企业、政府部门,都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互动、多向交流,使各方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及时整合。”

负责该项目的信息工程部总监介绍说,这个软件平台是一个前所未有的IT网络工程,“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多种客户,这些客户有将要入驻大通关基地的货代,还有快件公司,机场地面服务公司,航空公司,以及海关、商检等行政部门。这个信息系统有着非常复杂的业务需求,同时这种业务需求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使运营后也要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更新和升级。”

预计,这一软件平台在明年底可以正式运行。可以想象,在这个平台的支持下,未来大通关基地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首都机场成为世界一流货运枢纽也指日可待。

筑巢引凤: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

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预计明年将正式运营,标志着首都机场向国际一流货运枢纽迈进。该中心紧邻首都机场,是目前内地唯一紧邻空港的保税物流中心。该中心的建成将有力地促进华北地区的加工贸易及加速进出口物流的迅速通关。

北京海关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处处长对未来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政策进行了详细说明。他说,“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苏州为试点,全国共有四家,其中航港物流是其中之一。在确保产品能实际离境的出口监管仓储内,海关也实现了保税手册的及时核销,同时使企业尽早能拿到赢得的出口退税,提前办理海关检验,企业可以提前享受出口退税的待遇。”

可以发现,未来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一个业务广泛、功能齐备,进出货高效的物流平台。凡涉及海关、进出口检验等业务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解决。同时,该中心在海关征税、报关方式、进出口配额以及外汇管理等环节上享受着一定的优惠和便利政策。

目前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进展情况相当顺利。在年底之前完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建设,在2007年初经海关总署等单位的联合验收后,即可正式投入运营。随着首都机场的扩建完成和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即将投入运营,越来越多境内外的航空公司、物流企业、加工制造类企业正密切关注这个重大工程的进程。

临空经济:促进产业重组

随着内地国际货运枢纽的建成,几大航空港在国际、国内物流业的驱动下,将会出现庞大的临空经济区域。未来,环首都机场的广阔区域将出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带,同时也必将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这一区域的分流。在美国、韩国、非律宾及泰国等航空枢纽的周边就已出现了相当规模的临空经济带,而且发展势头迅猛。

针对未来北京的临空经济圈,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认为,“北京临空经济的界定就是依托于首都国际航空枢纽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能力,在北京顺义区机场周边地区发展起来的直接为航空运输服务,可利用航空枢纽的方式而形成的具有航空质量性特点的体系。机场的东侧由一些制造业构成,机场西侧主要是由空港工业园构成。北侧主要是空港物流这方面构成,南侧是国门商务区和机场商业区。”

对于北京未来临空经济的规模,“蛋糕”能做得多大,在张军扩看来,目前,北京临空经济大约有200亿左右的规模,占北京经济总量3%,就业仅占1%。2008年,随着奥运会和大通关保税中心(B型)的运营一段时间,北京临空经济将会有大的飞跃。他认为,“北京临空经济能够达到280多亿,就业人数预计13万到14万,分别占北京GDP的3.8%和就业率的1.4%。总产出效应为1367亿元。到2015年北京临空经济的规模将达到632亿元,就业27.5万人,分别占北京市GDP和就业率的4.8%和2.5%。”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他认为,除了提高首都城市功能和机场职能的协调和融合度外,还要促进北京临空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更主要的,是建设高效快速的首都机场的物流中心,即通过大通关基地建设来整合整个首都机场的航空物流平台,提升京津冀地区机场联盟的战略地位和形成统筹协调、合理分工的京津双核枢纽机场结构。

参与国际分工 力争主导地位

目前,内地在国际货运市场已占有一定的份额,每年的增长速度在14%左右,高居世界货运市场第一位。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我们与航空货运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韩国仁川机场飞机起降次不及首都机场的一半,但航空货运量达到210万吨,其中有超过45%的运量为中国中转。因此,首都机场要成为东北亚的航空枢纽还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问题。

为了努力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加大机场货运硬件和软件建设外,我们还要积极与国外同行合作,参与国际货运市场分工,提高市场占有率。来自全球枢纽机场、国内外知名的航空公司、快件公司的精英们为开拓中国航空货运市场,加快与内地航空枢纽的合作,纷纷表达了他们的建议和愿望,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献计献策。

Victor Mok(DHL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对首都大通关建设寄寓厚望。他认为,像DHL这样的企业,特别强调“时间、成本和安全。”而在这些方面,目前首都机场的服务还不是十分完美。他希望,如果一站式的大通关运营后,能够在货物通关速度、成本和安全上有质的飞跃。这样,不仅DHL,许多物流公司都愿意分享大通关带来的经济成果。

Kersti Krepp(Polar Air Cargo亚太区副总裁)认为,北京正在建设的大通关基地,对他们的公司有极大的吸引力,并表示今年11月要在北京开展华北地区的航空货运业务。届时,他们将华北地区的业务与东北亚其他地区联系起来,使大通关基地更多地参与到世界航空货运市场中来。

以目前中国航空货运的增长速度,结合大通关基地前瞻性的规划,机场的基础设施和临空经济将会发生重大的发展。可以预计,在2010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内,首都机场的货运量将会超过近邻的仁川机场、成田机场,在国际货运市场上逐渐达到领先地位,实现东北亚航空货运枢纽地位。

移动版